在四川大学为期5天的培训中,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各位专家教授精诚授业、妙语连珠,让学员在会心一笑中得到认识的升华;我们在交流讨论中学习,第三组全体学员逐人谈体会,碰撞思维火花,开展头脑风暴,获得新的启示;我们在实地参观中学习,了解成都城市历史脉络,对新型城乡形态发展变迁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体验;我们在日常活动中学习,感受人文风情,了解地方文化,在收获知识、收获友谊的同时收获了精神的愉悦。深深感觉,通过培训,加强学习的意识更加自觉了,知识结构更加丰满了,思维眼界更宽了,工作动力更足了。
本次学习的主要收获之一,是对中国共产党史、人民政协史和统一战线史有了新的认识。从“五一口号”发布,到民主人士北上,再到筹备新政协、协商建国,可以大致勾勒人民政协的初创史。回望这段历史,则不难找到人民政协的初心——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制度的根本前提与保障,也是人民政协成立时的初心和共识。1948年上半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迅猛推进,中国共产党历来倡导和致力于建立的民主联合政府新政权提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民主党派人士从“第三条道路”的幻梦中清醒过来,期望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推翻国民党独裁政权,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新中国。各民主党派响应“五一口号”的实际行动,标志着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公开、自觉的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特别是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等55名民主人士响应毛泽东关于时局声明而联名发表的《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明确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这是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首次明确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书面宣言。把中共中央的主张转化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共同落实好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的领导和对政协工作的要求,是完成好人民政协新使命的根本前提,也成为了各民主党派参与人民政协工作的根本遵循。因此,在人民政协制度的开创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各民主党派的共同选择,也是新中国人民政协形成的根本政治前提。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近代以来,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与探索,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亦成为了各民主党派的共识。正是有了这样的“共性”,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才迅速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海外华侨的共同响应。“为中国民族谋幸福,为中华人民谋复兴”这一共同的初心与使命,就是人民政协建立的根本政治基础,是人民政协能够进行民主协商的重要保障。
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双向发力。虽然本届政协才正式提出这一提法,但其形成,自来已有。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政协的诞生。在完成协商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后,人民政协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进程中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贯穿各项工作始终,成为基本遵循。1948年5月1日,毛泽东写信给李济深、沈钧儒,提到新政协会议的决定“必须求得到会各主要民主党派及各人民团体的共同一致,并尽可能求得全体一致”,明确了凝聚共识的有关要求;1948年12月30日,新华社发表毛泽东撰写的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1949年1月14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时局的声明》,针对国民党的求和阴谋和民主阵营可能出现的分裂倾向提出了明确主张,及时纠正当时思想上的一些倾向,从而凝聚了共识,加强了思想引领,巩固了统一战线的内部团结。可见,在建言资政与凝聚共识两方面双向发力,是人民政协制度设计的初衷,是对统一战线和功能作用的深刻揭示,也是人民政协在新时代履职尽责的使命担当。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人民政协筹备成立的各个关键性环节,都充分体现了民主协商、平等议事、寻求共识的精神。如拟议新政协参加单位和代表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政协的号召者和召集者,在筹备过程中必须要提出一个既具有代表性,又具有覆盖面,还能为各方所认同,而且还能保证中共领导地位的参加新政协的单位和代表名单,经过反复考虑和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46个单位、662名代表名单,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民主协商精神。又如新中国建国程序的确定问题。通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政府是中共中央、毛泽东的一贯主张。但民主人士就如何成立中央政府一项,出现了不同意见。章伯钧、蔡廷锴主张“新政协即等于临时人民代表会议,即可产生临时中央政府。”中共中央赞同这种意见,对相应程序作了调整。协商民主作为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途径,赋予了人民政协独特而鲜明的特色。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也就成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公元前132年,汉武帝刘彻刚刚从窦太后手中收回实权不久,即将开创汉武盛世;公元688年,武则天创造“贞观遗风”的历史功绩,昭昭于世;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康乾盛世的即将走向顶峰——上面提到的几个年份,都是当朝开国70周年。目光回到现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每一个政协人,都是伟大时代的亲历者、实践者。我们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愿与大家携手而共勉。
(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办公室二级主任科员 张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