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卢龙县政协强化委员队伍管理,出台了能进能出的动态化管理举措,打破委员届内任期“终身制”、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有效促进了委员主体作用发挥,提高了履职质量。
卢龙县政协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深化理论武装,同时加强阵地建设和制度建设,用规矩打造政协队伍整齐方阵。按照新修订的《政协章程》,对全体会议、常委会议等10项工作规则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制定出台了《委员参会制度》《请销假制度》等20余项工作制度。在16个委员活动小组创建了“政协委员之家”,搭建起委员履职平台。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和日常管理台帐,把委员的基本信息、履职情况、善行义举、奖励惩处等都装入档案,随时为委员言行记帐,逐步实现了委员队伍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17年换届后,研究制定了《委员履职考核工作办法》,开始对委员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档次。每年初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优秀政协委员进行表彰;对基本称职的委员,由党组进行约谈,并进行年中述职,由全体委员进行满意度测评;对考核不称职的委员,撤销其委员资格。通过考核奖惩,让委员有了荣誉感,也有了危机感,“任前热情高涨,任后销声匿迹”现象得到彻底根除。
经过深入研究探索,卢龙县政协出台了相对完善的委员“辞、免、增、补”办法,建立了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了“入口”,畅通了“出口”。一是用制度打开“出口”,通过年度考核确定委员履职档次,对考核“不称职”的撤销委员资格,打破了“不论好丑,稳当一届”的任期格局,委员“出口”有了制度保障;二是用“劝辞”优化委员队伍,通过跟踪问效,对不再适合担任委员的,劝其辞去委员职务,实现了“任其职必尽其责”,人人履职尽责的良好风气;三是严把“入口”关,依据《政协章程》,严格按照单位考察推荐、党组会审议、主席会研究、常委会协商表决的程序增补委员,为政协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换届以来,共劝辞委员31人,其中因工作变动8人,退居二线7人,身体原因4人,不适应履职12人。撤销委员资格3人。增补委员33人。
动态化管理有效激发了委员队伍活力,增强了委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了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委员们履职热情高涨,他们吸纳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助力脱贫攻坚行动,有的主动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还有的捐款捐物,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献计出力。一系列的履职活动,让群众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蓬勃生机,树立了政协队伍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