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乡音杂志
毛泽东准确预测抗战进程
2021-03-05 17:17:45 来源:《文史精华》2021年01期
A- A+

毛泽东准确预测抗战进程

夏明星

  忧国忧民的毛泽东,从年轻时就时刻关注着日本的侵略行径。1915年5月7日,日本驻华公使提出最后通牒,限北洋政府48小时内答复其旨在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为此,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集资刊印《明耻篇》小册子,收录反日文章多篇。毛泽东通读《明耻篇》,爱国激情难抑,于是在封面上奋笔疾书:“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在这场斗争中,最后胜利必定属于中国人民”

  1916年7月25日,毛泽东致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友萧子升,掷地有声地指出:“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满蒙去而北边动,胡马骎骎入中原,况山东已失,开济之路已为攫去,则入河南矣。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励以待日本。”

  1931年9月18日,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大地沦陷。9月25日,面对民族空前危机,已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毛泽东,与朱德、贺龙、彭德怀联名发表《告白军士兵兄弟书》,谴责蒋介石政府消极抵抗日本侵略,号召白军士兵投身革命,反蒋抗日双管齐下,捍卫民族利益。

  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举国震动。毛泽东抱病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起草了《对日战争宣言》,昭告世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特正式宣布对日战争,领导全中国工农红军和广大被压迫民众,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1935年6月29日,时值红一、四方面军会师草地之际,中共中央在四川懋功县(今小金县)两河口举行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主要听取博古关于日军策动华北事变的情况报告,毛泽东发言指出,“党对时局应有表示,发表文件,在部队中宣传,反对日本”,因为这是“最能动员群众”的。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甘苏区。当年12月,日本策动山西、河北、绥远、山东等省自治,毛泽东决策渡河东征,打山西附日分子。

  1936年2月至5月,毛泽东指挥红军东征山西,高举抗日救亡旗帜,进军华北大地。对于如何抗日制胜,毛泽东已胸有成竹。7月16日,毛泽东接受了美国进步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

1936年7月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合影

  斯诺问:如果日本被打败,并被赶出中国,你是否认为外国帝国主义这个主要问题大体上在中国得到了解决?

  毛泽东答:是的。如果别的帝国主义国家不像日本那样行动,如果中国打败了日本,这将意味着中国人民大众已经觉醒了,已经动员起来,并已取得了独立。因此,帝国主义的主要问题也就得到解决了。

  斯诺问:中国苏维埃政府发表了许多呼吁和宣言,主张建立一个由各党各派和各方面的军队等等组成的统一战线,对日本帝国主义进行誓死斗争,把日本军队从中国赶出去。它是否相信中国目前能单独打败日本——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外国支援的条件下打败日本?

  毛泽东答:让我先提醒你,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都不是孤立的国家,东方的和平与战争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日本有它潜在的盟国——例如德国与意大利。中国想要成功地反对日本,也必须争取别国的支援。……

  中国蕴藏着极其巨大的潜力,这些力量,在一个伟大的斗争的时期是能够组织起来投到强大的抗日战线上去的。在1927年以来反革命发动的长期内战中,中国人民早已对这股力量有了很多认识,并且找到了一个依靠共产党来领导它斗争的好办法。中国人民大众在其长期的政治经验中,已经掌握了反对敌人的非常有效的武器。……

  我们深信,中国人民是不会向日本帝国主义屈服的。我们深信他们会把他们的巨大潜力动员起来,投到抗日的战场上去的,他们会全力以赴地去对付侵略者的挑战。在这场斗争中,最后胜利必定属于中国人民。如果中国单独作战,相对地说,牺牲就会大些,战争的时间也会拖得长些,因为日本是一个充分武装的强国,而且还会有它的盟国。为了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以最小的代价赢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中国必须首先实现国内的统一战线,其次还必须努力把这条统一战线推广到包括所有与太平洋地区和平有利害关系的国家。

  斯诺问:你想,这个战争要延长多久呢?

  毛泽东答:要看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实力和中日两国其他许多决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说,除了主要地看中国自己的力量之外,国际间所给中国的援助和日本国内革命的援助也很有关系。如果中国抗日统一战线有力地发展起来,横的方面和纵的方面都有效地组织起来,如果认清日本帝国主义威胁他们自己利益的各国政府和各国人民能给中国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来得快,则这次战争将迅速结束,中国将迅速胜利。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很快实现,战争就要延长。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必败,中国必胜。只是牺牲会大,要经过一个很痛苦的时期。

  历史证明,毛泽东目光如炬,对于“战争要延长多久”这个具体问题,他没有轻易断言几年可能获胜,反映了他一贯的严谨。

  1936年9月1日,在毛泽东主导下,中共中央发出了《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目前中国的主要敌人,是日帝,所以把日帝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在日帝继续进攻,全国民族革命运动继续发展的条件之下,蒋军全部或其大部有参加抗日的可能。我们的总方针应是逼蒋抗日。”

  “我党亦提出一九四三年打败日本的口号”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8月中旬,国民党政府同意将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逼蒋抗日”最终实现。

  全面抗战打了一年下来,国民党军丧师失地,日本也没有实现“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战争进程会怎样演变?亡国论者、速胜论者各持己见,影响了团结抗战大局。

  1938年7月1日,延安解放周刊社第43、44期合刊《解放》全文刊载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演讲稿《论持久战》,文章开门见山指出:

  这个战争,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全世界人民都关心这个战争。身受战争灾难、为着自己民族的生存而奋斗的每一个中国人,无日不在渴望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很多人都说持久战,但是为什么是持久战?怎样进行持久战?很多人都说最后胜利,但是为什么会有最后胜利?怎样争取最后胜利?这些问题,不是每个人都解决了的,甚至是大多数人至今没有解决的。

  针对上述问题,毛泽东条分缕析:由于日本强而小,中国弱而大,日本侵华是非正义的,中国抗日是正义的,“亡国论者看敌人如神物,看自己如草芥,速胜论者看敌人如草芥,看自己如神物,这些都是错误的。我们的意见相反: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就是我们的结论。”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科学地预见了抗日战争将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毛泽东科学地指出,第二阶段是整个战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应是战略的反攻战。

  根据程思远回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作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后来,白崇禧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介石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全面抗战时期的白崇禧

  不过,对于“战争要延长多久”这个具体问题,《论持久战》依旧没有给出答案,而是反复强调:“我们是持久论和最后胜利论者,不是赌汉们那样的孤注一掷论者。”

  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12月,日本偷袭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空前扩大。大战形势的发展,证明了毛泽东的高瞻远瞩:“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孤立战争的观点,历史已指明其不正确了。”

  1942年1月,苏联军民经浴血奋战,取得莫斯科会战胜利,德军一度全线转入防御。此时,英美两国也计划开辟第二战场,东西夹击德国。在此有利形势下,苏联提出1942年打败德国的口号,以鼓舞苏联军民士气。受此影响,中国共产党公开提出1943年打败日本的口号,以鼓舞中国军民士气。

  由于战争形势瞬息万变,这两个口号很快被放弃。1943年5月1日,中共中央致电各中央局、中央分局,对此作了解释(毛泽东执笔):

  (一)当苏联提出1942年打败德国时,是以英、美约定于1942年建立第二条战线为根据的,在当时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提出此种口号以为动员努力之目标。但当英、美没有开辟第二条战线,又无新的约定时,就没有继续宣传此种口号。这是情况变化宣传必须随之变化的实例。

  (二)当苏联根据英、美约定提出上述口号时,我党亦提出1943年打败日本的口号,这也是不但可以而且应该的。但当英、美没有履行诺言因而去年打败德国没有实现时,我党即不应继续宣传此种口号,而应向群众解释今年所以还不能打败日本的原因,鼓励群众坚持努力争取胜利。关于此点,中宣部过去宣传要点曾有解释,去秋以来的《解放日报》亦已改变论调。

  …………

  (四)今年英、美是否开辟第二条战线,或苏联是否能于今年独立打败希特勒,此时都还不能断定。苏联现在已提出准备决战口号,红军实力已极大增加,故今年打败希特勒有极大的可能性,但也有要待明年才能打败的可能性。如果今年能打败德国,则明年自有可能打败日本,否则还要推迟时间。各地宣传,在目前几个月内不要去强调打败日本的时间,等到欧洲形势充分明朗时,中央及《解放日报》自有指示。

  (五)对于过去口号,在疑问者多、需要公开解释地方则公开解释之,仅有个别同志询问者则个别答复之,无疑问地方则不作解释。

  (六)各中央局及分局须作长期坚持打算,准备再作两年至三年的极端艰苦斗争,并须准备或有的意外变化。如胜利早临,我们并不吃亏;如胜利延迟,我们早有精神准备及工作准备。

  “说抗日战争两年胜利,但到了两年又八个月才胜利”

  1942年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喜人。

  1942年11月,苏联红军从斯大林格勒开始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局势,随后又有英、美在北非与太平洋的进攻,给轴心国以重大打击。

  与此同时,中共主导的抗日敌后战场形势却异常严峻。1941年和1942年为最困难时期,在敌人主力重击之下,根据地人口由1亿下降到5000万,军队缩小了,土地也缩小了。

  这时,为鼓舞敌后军民渡过难关,振奋民心士气,毛泽东提出抗日战争两年内胜利的论断,即1944年12月前胜利。1943年1月25日,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豪情满怀地说:“如果能在今明两年(抗战胜利前),经过整风与审查,将多数高级及中级干部的思想打通,又能保存党与军的骨干,那我们就算是胜利了。”可见,2年内打败日本,已经成为全党全军的奋斗目标。

  1943年3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毛泽东提醒全党:中国抗战有打七八年的可能。我们仍要坚持两年到两年半。在这里,他要求全党戒骄戒躁,“仍要坚持两年到两年半”,就是说胜利要到1945年3月至9月间。

  1943年12月16日,毛泽东致电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邓小平,指出:

  太平洋战争两年,中日战争六年余,日本实力仍相当强大,且据太平洋之险,英、美反攻非易事。反之,国民党机构腐化,特务横行,在长期战略相持阶段中,力量未见增长,反而减弱。开罗会议打击了日本诱降(但未最后放弃),堵塞了蒋介石寻求妥协之门,给与澎湖、台湾、满洲支票,可能招致日寇正面进攻之祸。……时局于抗日、革命是极为有利的,但困难仍在增加(如开罗会议可能促使日本财阀间、军阀间各派别之矛盾减少,而较前更妥协团结,坚持持久战争等),特别处于敌后之华北须有充分准备,再坚持三五年,防止在德黑兰、开罗会议及苏联不断胜利下,引起轻敌,放松长期准备。请随时注意各区实际情形予以纠正。

  在这里,毛泽东提醒华北敌后军民,“再坚持三五年”,就是说胜利早则到1946年12月,迟则要到1948年12月,这远远迟于1944年12月了!

  鲜为人知的是,对于毛泽东1942年预测抗日战争两年内胜利,曾引起党内一些人议论。

  1947年6月21日,邓小平在晋冀鲁豫野战军直属部队股长、营以上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论述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报告中,他提到一种现象:有的同志怀疑,党中央和毛主席指出反攻时机已经成熟,是不是估计得不准确?他们觉得,1942年说抗日战争两年胜利,但到了两年又8个月才胜利……这是不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在估计时局上发生了毛病呢?

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参加讨论

  对此,邓小平有理有据地进行了辩驳:肯定地说,党中央和毛主席、朱总司令对时局的估计是对的,错误的是具有这种想法的一些同志。

  关于党中央和毛主席估计抗日战争两年取得胜利的问题,需认清两点:(一)当时国际上爆发了太平洋战争,第二战场可能及时开辟,条件是具备了的。当时国内,蒋介石对抗战发生动摇,面对敌后战争的残酷和艰苦,如1942年的反“扫荡”左参谋长(引者注:左权)的牺牲,全国人民都在想,能不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毛主席说,能,要争取两年胜利。(二)两年胜利是争取实现的目标。要争取实现这一目标,在国际上,要争取早日开辟第二战场。在国内,要争取克服蒋介石的动摇妥协,提高中国人民的胜利信心。这是争取胜利,而不是坐待胜利。

  实际上,差不多是两年我们就取得了胜利,相差仅8个月。如果第二战场适时开辟,还不到两年就能取得胜利,那也就没有人说估计得不准确了。显然,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估计是准确的。争取两年胜利的口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使全国人心大定,相信抗战前途是光明的,是有希望的。假若毛主席当时说,争取抗战胜利是长期的,试问,全国人民及敌占区人民将怎么样?这个口号,说明了毛主席对问题看得非常准确,提出得很适时,并且起了很大的作用。仅仅因为相差240多天,就怪这怪那,很清楚,这是我们自己思想上的毛病,实际上是一种认为抗战太久了,不能再忍耐下去了的情绪的反映。

  …………

  从总的方向来说,哪一点没有估计准确?仅仅计较天数、人数是不对的。毛主席思想是全党的准绳,这是历史上已经证明了的。20多年的历史证明,跟毛主席方向走,一定可以发展胜利,与毛主席思想相背道而驰,必然要失败。我们党什么时候有过像今天这样顺利的形势?这就是毛主席思想的胜利。

责任编辑:刘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