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政协工作 >> 市县政协
人民政协报:记河北省承德市政协委员张艳玲的“非遗”情
2021-04-02 16:30:03 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没事找事”张艳玲——记河北省承德市政协委员张艳玲的“非遗”情高新国

张艳玲(左二)委员调研

  本报记者 高新国 通讯员 王立功 武海波

  演讲彩排、黄旗小学非遗进校园、济南参展、到城根营村给老人过重阳节、文化馆座谈会、市级非遗项目评审会、送戏下乡项目专题调度会、调度第二届剪纸大赛、市级非遗项目申报提升会……这是张艳玲9天内工作安排的部分内容。“她都不是‘女强人’了,她是‘女超人’!”看到张艳玲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同事赵紫嫣说,真想给她清零,让她好好休息一下,但转念一想,恨自己不能帮她干点啥。

  张艳玲是谁?她是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副局长、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系统“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典型、河北省“三八”红旗手、连续三年的承德市政协“四引四帮”主题实践活动优秀委员……她更是群众口中的“玲子局长”“老姐”“美女姑姑”……

  “这么多工作,都是上级领导安排的吗?”

  “我属于‘没事找事’型的。”张艳玲笑着回答,透露出她对满族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事业的挚爱——忙并快乐着。除了日常工作,张艳玲自我加压,不遗余力推动“非遗+扶贫”工作开展。

  焦玉平制作的“步步高升”的“升”和“日进斗金”的“斗”,很受市场欢迎,曾连续三年受邀参加北京地坛庙会。“庙会仅5天,就卖了20多万元。”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丰宁传统木作技艺传承人的焦玉平说:“没有我的‘美女姑姑’,就没有我的今天。”被称为“美女姑姑”的张艳玲与焦玉平原本并不认识,但当这位酷爱传统木作技艺的“80后”小伙找到她时,张艳玲耐心指导,并介绍大师指点迷津,使焦玉平的“斗”和“升”有效融合丰宁满族文化元素,很快打开市场。

  “别看她岁数比我们小,却像父母一样为我们操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张桂贞和丈夫郑文录因建“非遗扶贫铁艺灯笼就业工坊”欠下债务,他们请张艳玲帮忙想想办法。“非遗扶贫补助资金一时半会儿批不下来,我卡里有两万块钱,你们先拿去用。”张艳玲毫不迟疑。“这钱不仅救了急,还坚定了我们把扶贫工坊做下去的决心。”郑文录感激万分。

  除了关心帮助人,张艳玲还想通过做培训让更多人加入非遗传承行列。

  2019年5月,张艳玲组织了为期15天的“非遗+扶贫”培训,近300名非遗工坊学员参加,年龄最大的70岁左右。为了让大家安心学习,她特意给每个班配了班主任,管理学员的生活起居。每天晚上,她去学员宿舍和大家唠嗑交心,还为年龄大的学员送去水果、药品。早晨6点,又准时到培训地点和大家一起出操。“多亏了‘玲子局长’,我们才知道鼓捣这些玩意儿也能卖钱。”带领大家到北京故宫进行文创产品开发研学后,学员们对张艳玲感佩有加。结业仪式上,当歌曲《我不想说再见》响起时,大家流着热泪拥抱她。

  为了让非遗传承人打开眼界走出“小作坊”,推动非遗传承保护与创新,张艳玲带领大家先后到7个省、市考察学习,组织丰宁特色非遗项目参加百余次展览展销活动,并带领演员、非遗传承人赴美国、俄罗斯、塞尔维亚等国家进行民族文化交流。

  辛勤付出,必有所得。对“非遗+扶贫”的作用,黄旗镇城根营村党支部书记刘佩仿很有发言权:“城根营有今天,离不开‘老姐’的支持,我们村在2018年底就实现了全市首批脱贫。”在张艳玲帮助下,这里的“百家饭”传统民俗,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品质;她带领大家建立剪纸工坊,让农村妇女不仅学到了手艺,更挣到了钱;她还到村里组织开展重阳节敬老活动……

  自2018年丰宁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非遗+扶贫”试点县后,丰宁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已组织培训300多期,培训学员7万余人次,其中贫困人口占30%,实现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丰宁“非遗+扶贫”效果显著,不仅全国非遗扶贫现场会和河北省非遗扶贫交流会在这里召开,还吸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非洲5国考察团前来考察。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张艳玲时刻以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丰宁满族剪纸代表性人物张冬阁专门写给她的这幅书法作品鞭策自己。“这是丰宁文化界前辈和广大群众对非遗传承发展的企盼。”作为市政协委员,她说,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增进与各族各界群众联系,全心投入,继续推进非遗文化产业发展。

责任编辑:刘博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