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次省政协全会邀请10名与会委员担任特邀委员记者,在履行委员职责的同时参与大会报道工作,从委员视角采写会议新闻,全景式、立体化展现大会盛况。让我们跟随特邀委员记者的笔触和镜头,一起感受大会“双向发力”温度,领略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我在现场
倾听民声 担委员之责
——访省政协委员、河北广播交通频率节目制作人任红梅
纪青云
优秀履职委员赵冬莲的履职“自豪事”

1月17日下午,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通报表扬了2021年度10名优秀履职委员,省政协委员、唐山成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裁赵冬莲获此荣誉。趁会议间隙,特邀委员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赵冬莲
特邀委员记者:作为优秀履职委员,过去一年您有哪些履职故事,特别是履职“自豪事”能否分享一下?
赵冬莲:去年,我所提出的建议有17篇被确定为全国政协和省、市政协提案,提交省、市政协大会口头发言5篇。其中,《加快建设行业数字大脑,畅通产业链国内大循环的建议》被民盟中央采用,成为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2021年省政协全会上,我提交的提案《全面提升河北应急能力,推进我省韧性城市建设的建议》获得省领导批示,省发改委、省应急厅、省地震局、省工信厅都非常重视,四部门联合办案,提案的相关内容在持续落地。
特邀委员记者:您写提案有哪些高招和经验,供大家学习、参考和借鉴?
赵冬莲:我撰写提案最重要的体会有两点:一是提案选题要牢扣当前我省发展的重点问题、焦点问题,可以通过认真阅读政府工作报告、关注政府部门文件、新闻动态等方式,保持与全省的发展思路、发展重心同步同频;二是牢记“小切口,大切面”,即选好题后从“小切口”入手解决“大问题”,抓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带一片。
特邀委员记者:您有不少关注民生、群众解决难题的提案,你最有成就感的是哪个?
赵冬莲:我是经济界委员,提案更多的偏向于经济类,或者是民生、经济相融合类。我提交的《逐渐建立陶瓷餐盒循环共用体系》的建议被民盟中央采纳。主要内容是,从减少外卖塑料餐盒的使用,提高人民群众饮食健康的角度切入,建议在外卖配餐中应用中国的传统餐具——陶瓷餐盒,既能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又能为振兴中国陶瓷产业助力。
有感而发
在自豪和光荣中奋发有为

聂立芝
今天上午,王正谱代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的一年,要“加快唐山‘三个努力建成’步伐”。对我们住唐省政协委员来说,这是巨大的鼓舞。
近年来,唐山沿海经济崛起带、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一港双城建设日新月异。作为政协委员,能够有幸参与到这伟大的建设中,为“三个努力建成”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深感荣幸。如今,省委、省政府把加快唐山“三个努力建成”步伐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对唐山人民和住唐政协委员的激励和鞭策。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创造辉煌。带着大会给予的自豪和光荣,带着党和人民的嘱托和期盼,我们使命在肩,唯有奋发向前!
政府工作报告的“厚”与“重”

曹郁
今天上午9时,王正谱代省长代表省政府作工作报告。“厚”与“重”,是我学习报告中最朴素、最直接、最深沉的感受。
其“厚”,体现在反映政府工作的全面性、多样性、务实性等方面。政府工作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体育、民族宗教、审计统计、新闻出版、外事侨务、气象地震,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权益保护等等,都装在政府工作的“公文包”内。工作容量厚,回应人民之期待亦厚,所有工作都坚持人民至上,为民思,为民谋。
其“重”,则体现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关注等方面。尤其当下,十四五开局,国际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发展和安全的统筹压力逐步加大,平安河北建设任重道远。抗疫情稳增长、“三件大事”推进、调结构转动能、治污染优生态、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须重加责任,勇担众志,坚定正确的信念和定力。
报告厚且重,其承诺也庄严。政府工作报告向全社会作出承诺:坚决纠正四风,立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永葆政治本色,严格依法行政,勇于担当作为,坚守清正廉洁,践行初心使命,忠诚履职尽责,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是对7400多万河北人民新期待的庄严回应!
“两会”日记
打造人才建设高地

马瑞
1月17日 晴
今天上午,听取代省长王正谱代表省人民政府向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的“坚定不移推进创新发展,加强人才保障”,尤其引起我的思想共鸣。
作为长期从事教育领域相关工作的政协委员,我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需求及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较多的关注和研究。我认为,制约河北省战略性产业发力的原因之一是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开展人才培育储备工作,是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探索搭建河北省特色人才储备培育平台,从高校层面讲,一要以项目为依托,培育河北省内特色学科,与业界共同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二要实施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工程,建设省内特色学科资源共享课;三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积极构建教育共同体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师资源、课程资源的共享,同时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的精准化、差异化、个性化。
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重视和支持下,我省很快会打造出人才建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