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高但门槛低,总数量多但高质量少’是互联网行业现存的一种怪象,倒逼我们必须加快完善适配人才供给体系进程。”
作为一名深耕互联网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今年,北京网元圣唐娱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明带着一份《关于完善互联网职业适配人才培养体系的提案》上了两会。他说,推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但现实中面临人才奇缺和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的困境。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网元圣唐娱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明。
近年来,互联网领域热点不断:先有辛巴假燕窝事件,后有薇娅、雪梨等天价罚单事件,频频引发社会热议。
“这是主管部门果断出手,加强平台规范治理的结果,也是互联网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必由之路。”在深入调研后,孟宪明认为,行业的发展,中观层面主要看市场主体,而微观层面最终决定于从业者素质。
如今,互联网领域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非一个职业所能涵盖。“比如互联网营销师这个职业,就包括选品员、直播销售员、视频创推员、平台管理员等工种。”孟宪明认为,当务之急是结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的修订,提升互联网职业的类目级别,成熟一个、补充一个,使其更具开放性。
考虑到互联网人才在不同地域、发展阶段的需求具有较大差异,孟宪明还建议建设梯度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网元圣唐娱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宪明。
“东部省份、一二线城市等平台经济及总部经济发展较充分的地区,应特别注重互联网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培育;中西部省份及下沉市场地区应建立运营、客服、营销、直播等密集型岗位常态化培训机制,强化互联网基础技能普及,提高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和法律意识。”
孟宪明提出,结合互联网职业人才市场的供需实际,可以将岗位与当地优势产业挂钩,推出独具特色的电商培训项目,提高从业者积极性。如生态旅游区可以定向培育互联网+民宿运营专员、管理员,处在牛羊肉产区的可以培育线上品鉴师、特色肉类制品直播推广员等新兴职位,推进互联网电商培育走向精准化与多元化。
“适配人才供给体系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多类主体,是系统工程、效率工程,更是“靶向”工程。我们需要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计划,促进产教融合,并在社会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科学控温,更好推动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孟宪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