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对于推进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十分急迫。” 1月22日下午,在政协委员驻地会议室,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孙世友认真聆听其他委员的发言,尤其是大家提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时,他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
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使全省耕地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但在走访调研中,孙世友发现,目前仍存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针对性弱,项目建设重数量、轻质量,项目实施主体与管护主体不能有效衔接等问题。

河北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孙世友。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如何推进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孙世友认为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
孙世友建议,建立有河北特色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联合省级农业部门与科研机构研究制定《河北省高标准农田分区建设标准》;加强科技支撑,坚持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创新建管机制,实现高标准农田建管并重。
“接下来,我们要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的专业优势,争取尽快在省级层面设立耕地质量提升创新专项和创新平台,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把藏粮于技和藏粮于地走深做实。” 孙世友说。( 记者 吴苗苗 贾宏博 李佳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