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
城市韧性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效应对各种变化或冲击的内核。“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顺应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建设韧性城市,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这为全面建设韧性城市指明了方向。
我国城市在快速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下,逐渐呈现出城市空间破碎重叠、城市基础工程建设滞后、城市经济空心化等问题。如何在“留改拆”中建成“安全城市”,让“韧性”融入城市的“骨髓”是当前重要的课题。
建议
一、实施城市空间韧性更新。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利用。为规避可能的风险预留相应的腾挪空间和回旋余地,针对城市重要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在空间布局上完善防灾分区、开敞空间,建设立体疏散救援通道。强化学校、大型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平台功能转换以及综合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实施交通、供水、供电等灰色基础设施与生态廊道、公园绿地等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的城市更新。
二、实施城市经济韧性更新。加快更新城区低效闲置空间。培育新业态多元化发展,形成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城市新型消费商圈建设。推进智慧商圈等新型消费业态建设与商业街提档升级,实现城市经济提升与城市景观提升的统筹兼顾。加快推动文化与商业创新融合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深挖城市文化和传承城市精神,促进传统百货店、体育场所、闲置工业厂区向消费体验中心、休闲娱乐中心、文化时尚中心等城市新型发展载体转变。
三、实施城市工程韧性更新。推进城市生命线工程与自然生态融合建设。将城市生态韧性更新纳入供水、供电、供气等城市生命线工程,提升城市整体生态韧性。提升智能化新基建工程更新水平。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应用智能化城市监管平台,整合城市体检、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房屋建筑施工和使用安全等信息资源,推进城市工程迭代和更新。
四、实施城市社区韧性更新。提升城市社区的空间韧性。推进社区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微更新,完善提升多元化的社区空间,确保城市社区在应对风险之时,社区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急救医疗等空间的安全。提升城市社区的制度韧性。推进社区科教文卫食住行等基础设施更新升级,建设完善的社区应急管理组织体系,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需求。提升城市社区的信息韧性。推进城市社区“智能更新”行动,打造智慧出行、智慧社区等基础支撑,将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信息集成入云入网入平台,充分运用和合理调配城市社区数据资源,最大限度降低各类风险灾害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