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海委员。本报记者 田明摄
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构建老龄友好、儿童友好、青年友好城市,加速推进全龄友好型社会建设。省政协委员、保定市看护志愿者协会会长朱海建议,构建全龄友好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创造充分、公平的发展条件,尤其要关注“一老一小”。
“全龄友好不必刻意追求高大上,‘平实小’能解决问题才是根本。”朱海委员认为,全龄友好社区生活圈需要增加婴幼儿托管、长者食堂、特殊教育、创业办公、技能培训等全龄友好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丰富城乡社区老有所养、幼有所育、老幼共融的活动和服务清单。此外,还可把社区闲置空间改造提升为集休闲健身活动于一体的全龄友好空间,划分为老年人活动区、儿童游乐区等,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需求。
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朱海委员建议,围绕老年人衣食住行、娱乐、医疗等民生需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智慧健康养老技术的研发能力,丰富适老化科技产品的种类,拓展服务场景,帮助老年人感受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记者赵泽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