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有发生的火灾事故,常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令人痛心。除了提高“救”的能力,强化“防”的意识更为重要,河北省政协委员聚焦社区高层、“九小场所”、商业建筑等易发火灾区域,为强化“防”的意识、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积极建言。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高层住宅数量激增,但绝大多数居民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存在私拉乱接电线给电动车充电、楼道堆积各种杂物堵塞疏散救火通道、部分家庭用火用电不规范、燃气管道及电线老化未及时更换等问题,给火灾埋下严重隐患。
“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是防火于未‘燃’的关键。”张会弟委员建议,通过社区公告、宣传栏、居民会议、小区业主群、电梯广告屏循环播放等形式,普及火灾预防、逃生自救等消防知识。同时,进一步做好小学消防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消防安全意识,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学习消防知识,减少火灾隐患。此外,强化物业管理责任,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严禁私家车占用、堵塞消防通道。
简称“九小场所”的小购物、小餐饮、小住宿、小公共娱乐、小休闲健身、小医疗(养老、福利)、小教学、小生产加工、小易燃易爆危险品销售(储存)场所和新业态新领域等其他小型生产经营场所,是消防安全重点部位。
刘俊燕委员认为,强化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组织共治是做好“九小场所”消防管理的重要方面。“谁招商谁管理,谁出租谁管理。”刘俊燕说,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业主、加盟品牌企业和出租户等利益主体招商出租时,要约定消防安全责任,加强消防安全日常管理,及时整改各类火灾隐患,坚决杜绝“包而不管、一包了之”现象,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消防安全日常管理,督促提醒相关“九小场所”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商业综合体包含办公、餐饮、文娱等多项功能,其整体结构相对复杂,功能多样,管线路交织,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难度。这些建筑出售、出租、改建、装修变化频繁,更是给消防工作提出了新课题,带来了新挑战。
“有的大型商业综合体认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由物业部门全权管理,导致一些店铺消防安全管理意识薄弱,出现责任主体不明确的问题。”高中卫委员说,一旦发生火灾,双方会出现推卸责任的情况。他建议,商业综合体要建立消防管理组织,聚焦具体场所、重点区域、关键环节,从严从实从细制定消防工作制度,责任到人。同时,要将出租出售管理列为监管重点,对出租出售后出现的诸如使用功能改变、强弱电设备及用电负荷增加、燃气使用、杂物堆放、易燃物品存放、疏散路线改变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记者 高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