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产业迭代升级的重要方向和路径。近年来,河北找准发展方向和突破口,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含新量”提升“含金量”,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抢抓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强化政策支持,制定细分领域发展规划。做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领域标准图谱的编制工作,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融合领域标准制定,加强标准化能力建设、新标准贯标达标、标准化创新案例推广。制定细分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和细化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指导产业发展。结合《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建立相应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计分析监测,建立拟招商的重点项目库。
二、协同创新赋能,加快产业聚链成群。出台园区产业链实施方案,结合科学引导机制,坚持一业一策完善行动方案,一企一策加强指导帮扶,努力形成企业密集、项目聚集、要素汇集的集群化发展格局。对特色产业链及在谈项目逐个深入分析、精准施策,绘制“产业图谱、招商图谱、创新图谱”,促进招商引资更精准、更高效。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特别是进一步促进各类产业园区“二次创业”,充分发挥其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支撑地方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三、加强资金引导,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设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项目的引进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行业,增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建立财政与金融联动的投融资机制,降低银行贷款准入门槛,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和刺激信贷资金进入新兴产业发展领域。对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优先安排土地。在税费方面,给予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适当减免或优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和项目给予信贷倾斜支持,贷款利率给予适当优惠。
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在项目核准备案、工商登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方面,精简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推行“一网通办”。对新兴产业领军企业、重点项目申报等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做好政策咨询和宣传引导工作,及时发布助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以“线上线下”产业招商会、政银企对接会、高端论坛等形式加强交流合作,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以更加高效、更有质量的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基础保证。
五、筑好人才“蓄水池”,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支持高校联合重点企业、重点园区探索建立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和骨干专业技术人员培育新模式。加大服务力度,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加强与知名高校的合作,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打造人才高地。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营造尊重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社会环境,平等公开、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激励创新、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支持和鼓励人才创新创业,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才,培育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专业人才和拔尖人才。(民建河北省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