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乡音》
建立统一城乡要素交易平台 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2025-09-24 16:35:42 来源:《乡音》
A- A+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2023年我省设立了13个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试点县(市),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中取得积极成效。但现阶段,农村校舍、“四荒”地等资产入市难,资金与劳动力外流,农产品上行不畅等成为制约我省城乡融合的关键障碍。现有的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存在地区交易不均衡、产品类型少及交易成本高等问题,在打通城乡要素流通堵点上还需持续发力。建议以省供销合作总社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基础,拓展要素交易产品、构建信息服务体系,完善交易管理体系,建立交易产品多元、数据信息透明、交易机制灵活的统一城乡要素交易平台。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立农村土地要素数据库。以县域为单位开展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四荒”地等资产的系统统计摸底,汇总数据建立省、市、县、镇四级数据库,通过区块链技术赋予农村可入市资产权属信息“数字身份证”,在平台及时公布资产信息与需求信息,破解农村资产“信息孤岛”,盘活“沉睡资源”,激活“增收活水”。

  二、完善交易平台项目类型。借鉴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经验,在农村资源资产产权交易基础上,增加农村产业项目招商、农村服务采购、农业知识产权交易、农村经纪人与金融服务等项目,按照“应纳尽纳、阳光交易”的原则,建立集农村产权综合服务、招商引智、资金融通、信息共享于一体的多功能交易平台。

  三、制定交易平台运行管理体系。构建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金融机构参与的交易平台管理体系。交易平台仍由省供销合作总社负责运营管理,配套制定城乡融合要素流转交易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接建行裕农通等金融服务平台,构建产业项目招商、农村生物资产交易等综合融资服务机制,并通过交易鉴证、信用背书、农产品交易等服务收费进行市场化运作。政府部门对交易平台数据库建设、网络维护等提供财政支持。

  四、培育要素市场多元交易主体。在要素供给主体培育中,应通过股份制改造等方式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特殊法人地位,使之能够以独立的法人身份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要素需求主体培育中,大力吸引工商资本与返乡人才发展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社等规模主体,激发城乡融合过程中对土地、资金、公共服务的需求。通过需求端与供给端协同发力,活跃交易市场,激发持久动力。

  五、完善交易平台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土地要素交易的激励机制与收益分配机制,分区域、分类型、分用途制定基准地价和基准租金,逐步形成由土地供求关系和稀缺程度决定的价格机制。村集体在采购、服务委托、设施利用等交易价格形成中,试行“揭榜挂帅”“集采组合”等机制,通过基层统筹和市场调节实现“优服务、控成本”双赢。

  六、优化农村地区市场投资环境。以县域为单位制定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通过系统性顶层设计与区域统筹,以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特色小镇、农民新型社区建设为重点,提升农村产业与人口的集中度,实现要素有效聚集。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短板,为吸引城市人口、资本流向农村创造良好条件。通过网格化服务、普惠金融下沉等方式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金融资金下乡进程。

责任编辑:赵擎塬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