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河北省定州市将打造京津冀农文旅体深度融合试验区列为“一号工程”,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州市政协将此列为重要调研课题,深入开展调研,为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调研组了解到,定州推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具有优势资源,一些乡镇依托特色种植养殖和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开发出休闲观光、采摘和垂钓体验等旅游项目。文体方面,当地的晏阳初平民教育、清风店烈士陵园等文化资源独具特色;文体中心等场馆设施完善,可承接多种多样的演艺活动、体育赛事等。此外,定州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位于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有利于吸引京津冀域内游客。
今年以来,定州通过“﹢旅游”或“旅游﹢”等形式,将农文旅体多业态融合串联起来,协同效应逐步显现。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推出多条乡村游线路,“探春定州·醉美花海”线路被纳入全省赏花精品线路。7月份举办的音乐嘉年华活动,吸引1.3万名观众现场观看。推出“跟着赛事去旅行”主题线路,嵌入美食体验、民俗表演等元素,赛事直接带动经济收入1400余万元。
尽管定州在农文旅体融合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但调研组发现,融合业态仍以传统观光为主,缺乏沉浸式、体验式项目,乡村康养、科普实践等新兴业态发展较慢,部分项目形式单一、内涵挖掘不深,难以使游客形成从“游”转为“留”的意愿。此外,道路、公厕、停车、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需要进一步加强,在品牌建设上,各景区点位和旅游项目尚未形成合力。
为此,调研组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规划,明确定州京津冀农文旅体深度融合试验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打造差异化、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体系,避免同质化竞争。在产业深度融合上,建议加强创意设计,开发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融合型旅游产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注重品质提升,加强服务质量监管,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舒适、安全的旅游体验。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调研组建议,推动“快进慢游”交通网络体系建设,增设旅游专线、优化景区联动,拓宽、硬化乡村旅游道路,提升景区和乡村交通便利性。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增加餐饮、住宿、购物等服务设施的供给,建设标准化游客服务中心,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加强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市政协主席张宝生表示,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认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和综合效益,发挥政协优势作用,围绕规划制定、政策完善、项目建设、环境优化等方面,提出更多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助力定州农文旅体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结出新硕果。(高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