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乡音》
完善城乡物流体系 加快建设城乡统一大市场
2025-09-30 16:43:14 来源:乡音
A- A+

  完善城乡物流体系是加快建设城乡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支撑和关键路径,其核心在于破除城乡要素流动壁垒、降低流通成本、促进资源高效配置。近年来,河北省在城乡物流体系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创新运营模式、深化产业链协同,为城乡资源双向流通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我们依然存在一些短板:一是部分地区物流基础设施覆盖不均且通行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偏远乡村仍依赖乡镇级站点二次转运,部分高原、山地等特殊地貌区域站点密度低、服务能力较弱。二是物流综合成本较高,农村物流多为“单向运输”,返程空载率高,部分区域缺少冷链设施致运输损耗率较高。三是资源配置尚不均衡,农村物流服务功能较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寄递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分配不足,资源配置错位。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因地制宜补强三级物流基建。结合我省偏远落后地区的地貌特征,聚焦承德、张家口山地县,秦皇岛沿海村等薄弱区域,以现有63个县级共配中心为核心,拓展仓储、冷链、分拣“三位一体”功能。在苹果、梨等农产品主产区配套冷链设施,推动损耗率降至10%以下;依托18万公里农村公路网,优先对雨雪天通行困难的山区路段开展养护升级,同步以“党群服务中心+便利店”为载体,在未覆盖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网点的14.6%村庄增设标准化服务点,实现建制村网点全覆盖,筑牢“县统筹、乡中转、村直达”的硬件网络。

  二、深化多元融合模式,系统降低流通成本。我省目前有多项符合当地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特色融合模式,应予以定向推广。如借鉴威县“客货邮融合”模式,在客运网络密集区域,增加乡到村客运代运支线,明确客运车辆带货舱位标准;参考内丘县“快快合作”模式,可在保定、沧州等快递业务量大的县域,推动中通、圆通等企业共建县级共配中心,统一分拣配送,减少乡镇二次转运;针对“单向运输空载率高”问题,建议省邮政管理局联合省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等有关部门,组织物流企业与适宜的农民合作社签订协议,返程搭载蔬菜、杂粮等农产品,压缩物流成本;在石家庄、唐山等工业强市,增加自动化分拣线,提升县域分拣效率;可在雄安新区、廊坊等试点区域,扩大无人驿站、无人投递车覆盖范围,针对平原村“居住分散”特点,设定固定投递时段。

  三、整合优化资源,提升农村物流资源配置效率。以县级寄递配送中心为核心枢纽,整合邮政、快递、交通运输、供销合作社等多元主体资源,拓展仓储、分拣、信息处理等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多站合一”“一点多能”;搭建省级农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快递企业流通数据、农业主体生产数据、电商平台销售数据,实现供需精准匹配;探索“货运版滴滴”模式吸纳社会车辆,基于物流信息平台进行数字化调度,提升周转效率;依托现有的378条交邮合作线路,优化“客货邮”融合调度,降低空载率,最大化利用运力资源,推动城乡物流资源从“分散使用”向“集约高效”转变。在乡村布设智能快递柜、无人配送站,结合无人机、无人车等实现“最后一公里”无接触配送。通过大数据预测需求,精准适配农村物流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打通智慧物流“神经末梢”,提升效能。

责任编辑:赵擎塬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