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政协工作 >> 市县政协
多措并举筑牢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堤坝”
2025-10-11 10:20:49 来源:《乡音》2025年第9期
A- A+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机制,健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体系,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下应急指挥机制,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沧州市委、市政府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引领和抓手,努力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理念、方法、作风运用到基层社会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从“小”处着手,在“实”处用功,做好基层善治“大文章”。沧州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围绕“提升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开展对口协商,进行实地调研,分析问题、探讨对策,提出了以下意见建议。

  一、聚焦源头防控,坚持多渠道疏导。把源头预防放在先导位置,抓住“听民意、解民忧”这一预防社会矛盾风险的基本点,第一时间了解群众的“烦心事”,开出“治未病”的“顺气良方”,减少安全风险点。一是畅通诉求渠道。深度融合数字技术与群众工作方法,鼓励推出“民意快递”微信小程序,设置“我有事说”服务窗口,群众扫码登录即可通过文字、语音、照片等形式反映民生事项,发现问题隐患随时拍,发现安全事件随手报,有“烦心事”实时上传。同时,用好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全市各领域热线受理平台,实现对群众诉求及时响应。二是织密“微网实格”。建立区域化网格管理体系,发挥网格员人熟、事熟、地熟的优势,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叫响“有事就找网格员”品牌。整合公安、民政、供电等职能部门力量,建立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和群众诉求分级分类快速办理闭环运行机制,实现小事一网通办、大事全网联动,坚持一张派单管到底。三是搭建特色平台。探索建立居民说事室、委员工作室、协商议事厅等平台,听取群众心声诉求,以“拉家常”方式对当事人进行心理抚慰,既跑出矛盾调处“加速度”,又织密党群关系“连心网”,生动诠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

  二、紧盯风险要点,坚持多元调解。基层既是产生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的“源头”,也是协调利益关系和疏导社会矛盾的“茬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基层一线作为化解矛盾纠纷主阵地,把调解贯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始终,坚持应调尽调、能调尽调,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早在小,让矛盾消解于未然、风险化解于无形。一是做好人民调解。建强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广泛吸纳“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两代表一委员”(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当地德高望重以及熟悉情况的优势,在社区、村镇建立一批个性化特色矛盾调解组织,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二是做细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在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管理、医疗纠纷等矛盾纠纷多发易发领域,建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主观能动性,推动矛盾纠纷在专业领域内得到妥善解决。三是做实诉源治理。推动政法力量下沉基层、入网进格,在老百姓家门口建立“法官诊疗室”“律师接待室”,与村镇干部、社区工作人员、调解员、网格员等共同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普法宣传,依法妥善化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让群众的事有地方评。四是探索“行业枫桥”沧州实践。调解,既要“调”,更要“解”。在实质性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加强个性化、人文化关怀,做实做好解心结的工作,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综合型社会心理服务团队,对全市网格员进行心理知识技能培训,引入或培育第三方社会组织。打造线下线上心理服务矩阵,建立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立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室和关爱帮扶小组,积极探索特色服务模式,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将心理服务延伸至基层、覆盖到所有需要人群,点亮社会治理“心”路径。

  三、强化协同治理,精准预警处置。防控公共安全风险需要多部门、多领域的协同合作,应强化“大安全”理念、完善“大协同”机制、构建“大应急”格局,实现跨部门协作互联互通。一是建立公共安全层次化预警机制。破除公共数据流通障碍,打破各级各部门数据壁垒,有效整合公安、城管、信访、水电等部门专业系统的公共信息,建设风险预测预警防控智能化平台,市、县、乡三级有关职能部门入驻平台,各牵头单位分别出台流程机制。按照分行业分领域,将矛盾纠纷统一到平台,通过数据碰撞、AI算法,第一时间识别风险并形成预测预警工单,实现市县乡三级相应职能单位数据联通、“一网感知”。二是建立分级分类干预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排查重点特殊人群,建立重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台账,动态掌握各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细做实重点群体和社会矛盾深度摸排化解工作,努力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帮扶到位。三是建立公共安全风险协同处置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管理职能体系,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梳理边界、细化流程,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有效协同机制。加强应急救援专项实训,定期组织应急指挥和应急救援人员开展实战演练和桌面推演,建设一支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作风过硬、本领高强的应急救援队伍。制定应急联动工作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开展联合处置,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沧州市政协)

责任编辑:陈佳璐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