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深化新时代养老服务领域改革,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既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服务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沧州市毗邻京津,与雄安新区接壤,聚焦打造京津冀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为更好地承接京津康养需求,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老有颐养”与“经济增效”实现双赢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发展根基。建议有关部门成立养老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破除部门壁垒,统筹多部门资源,建立“一事一议”联席会议机制,共同解决养老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问题。鼓励设立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支持民间资本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方式参与新建或改扩建养老服务设施。完善公办养老机构运营机制,盘活闲置床位资源,规范服务标准,提升公办养老机构资源利用率。细化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优化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发放标准与流程,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定期对民办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床位使用率等进行评估,确保补贴资金合理使用,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二、深化医养融合,提升服务品质。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将符合条件的医养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引入专业医疗机构与医养机构,建立紧密型医联体,通过远程医疗、专家下沉坐诊、人才双向流动等方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与医疗服务同质化。鼓励乡镇卫生院转型为区域性医养中心,填补康复护理服务缺口,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按照适老化标准改造公办养老机构,增加无障碍通道、紧急呼叫系统、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等。引入AI健康监测设备、智能护理机器人等科技产品,打造智慧养老示范机构,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以数字赋能提升服务质效。
三、强化人才支撑,提升队伍素质。支持职业院校增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结合市场需求与行业发展趋势,动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推行“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就业竞争力。实行“校中院、院中校”双向嵌入模式,推动职教院校与养老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开展“银龄专家返聘”行动,吸纳退休医护人员参与养老服务工作,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薪酬待遇,推动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同时,完善养老服务“红黑榜”制度,定期公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价格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食品安全和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养老机构运营安全。
四、培育消费市场,释放产业潜能。孵化银发经济项目,开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鼓励举办老年用品博览会、展销会等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促进产品推广与销售。健全养老服务信用评价体系,推行标准化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和权利义务,切实保护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开发“运河文旅+养老”“生态农业+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造融合健康养生、养老、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休闲养老基地,提升服务品质,吸引京津冀都市圈老人前来入住养老。
五、凝聚各方力量,保障长效发展。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加快构建养老服务网络,建立养老产业项目库,引进养老领域龙头企业,发挥其品牌、技术、管理等优势,带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鼓励设立“公益创投基金”,资助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各种方式的敬老助老服务,发挥惠民政策的作用,把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兜”起来。充分利用互助幸福院和社区日间照料点,加强适老化设施改造,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等服务,开展各类文娱活动,把空巢老人“聚”起来,共享温暖晚年时光。(吴桥县政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