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乡音》
深化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2025-10-21 09:33:55 来源:《乡音》2025年第10期
A- A+

  近年来,邢台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立市”战略不动摇,高度重视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实施各项赋能政策,44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前列且呈蓬勃发展之势。邢台市政协围绕“深化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议题,召开不同层面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召开常委会会议协商议政,为持续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提出意见建议。

  一、在科学精准上再发力。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结合“十五五”规划内容,进一步谋划产业集群建设的发力点,找准承接政策的着力点,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建立健全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提质增效。二是细化政策供给。深化细化“一群一方案”,制定个性化扶持措施,围绕产业链升级、价值链延伸、供应链韧性、市场供需匹配四大维度开展专项诊断,形成“问题清单+提升路径+项目支撑”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集群建设的科学性。三是优化营商服务。畅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用好“集群书记”“集群县长”创新工作机制,发挥好产业集群服务中心的监督作用,对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实施台账管理、限期销号,大力提升服务质效。

  二、在培育龙头上再发力。一是头部企业标杆示范。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培优壮大行动,分产业类别和企业层次建立并完善培育目录和项目库,“一企一策”量身定制差异化培育方案,推动“领跑者”企业增数量、上台阶。二是中小企业梯队协同。加强全链条培育,建立并完善动态培育库,对入库中小企业落实研发费用、设备购置等政策支持,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级、省级单项冠军企业,着力做大做强优质企业矩阵。三是集群企业协同发展。加快建立和完善本地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县域产业链整合和供应链协同,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

  三、在创新驱动上再发力。一是加速推进数智化转型赋能。加快建设产业集群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大脑,布局建设若干行业数据中心,夯实数字转型底座。聚焦县域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开发推广适配性强、实施便捷的“小快轻准”软件产品和服务方案。二是引进科技研发机构。健全集群多层次创新平台,鼓励集群内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中试研究基地、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牵头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等,力争实现重点特色产业集群“一产业一研究院”。三是完善科技服务体系。深化科技特派团(员)服务,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创新管理等全流程科技服务。推动集群企业与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创新平台加强常态化对接,优化“企业需求库”和“高校科研成果库”对接效能,实现供需信息精准匹配。

  四、在共享智造上再发力。一是丰富共享场景。根据产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大培育和宣传力度,推进“共享智造”在集群内普及提升。持续优化智能设备及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共享工厂”模式,支持其拓展共享范围、领域和场景,打造研发设计、工厂生产、金融服务等多元应用场景,实现从“共享工厂”到“共享智造”的跃升。二是搭建共享平台。依托太行智算中心等算力设施和产业集群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大脑,打通供应端、生产端、物流端、仓储端的“脉络”,实现供需快速匹配和线上交易,动态追踪产业链发展,为企业提供市场趋势预测和产能优化建议。三是延伸共享链条。支持集群头部企业打造具有原料集采、研发设计、生产配套、供需对接等多项功能的服务共享机构,建设基于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的资源共享平台,为集群内企业提供优质解决方案、测试实验等公共服务,推动产业集群增效提能。

  五、在园区拉动上再发力。一是增强园区服务效能。在硬件上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施“5G+工业互联网”全覆盖工程,打造智慧园区。在软件上提升全流程、全周期服务能力,大力培育和引进提供技术研发、人才培训、金融对接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二是提速“园中园”建设。推广“产业图谱+空间规划”双规融合模式,明确各“园中园”主导产业。用好专项债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园区组建“园中园”运营公司,引导新上项目在“园中园”落地、存量项目向“园中园”转移,推动产业集群提质扩容。三是强化园区要素保障支撑。开展园区低效用地再开发专项行动,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厂房和批而未用土地,推行“标准地+承诺制”供地模式,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六、在质量提升上再发力。一是推进质量强企。持续开展市政府质量奖评选活动,推出一批质量提升标杆企业。探索推动电线电缆等重点产业集群企业构建“首席质量官、质量经理、质量高技能人才”质量人才链,加快推动质量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夯实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各级检验检测机构服务效能,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质量,精准绘制产业图谱,定期跟踪质量提升进展。开展检验检测实验室互访行动,帮助中小企业检测关键材料产品,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三是擦亮金字招牌。加快各产业集群行业标准制定,支持龙头企业抢占标准高地,打造“邢台制造”品牌矩阵。鼓励集群优势企业参与“冀有特色”品牌培育行动,全力培育国际知名区域品牌。

  七、在要素集成上再发力。一是强化金融支持。支持金融机构为集群企业设计针对性、差异性融资计划,积极推广“产业集群贷”“供应链融资”等金融创新产品,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大贷款投放力度,为集群发展争取更多资金支持。二是强化人才支撑。发挥全市职业教育资源优势,深化科教、产教融合,推动集群企业与高等院校共建共享现代产业学院、定向培养班,在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不同类型的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培育产业集群所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人才。三是推行柔性引才新模式。深化“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聚才用才理念,推行“候鸟专家”“周末工程师”等用人模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夯实创新驱动发展人才支撑。(邢台市政协财政经济委员会)

责任编辑:刘丽婕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