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政协要闻
河北省政协: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025-11-01 10:11:34 来源:人民政协报
A- A+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推进城市建设中,儿童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河北省政协委员深入调研,为更为友好、更具活力、更加温暖的城市建设积极建言。

  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机制在河北试点城市取得积极成效,薛彦华委员表示,要不断优化运行机制,牵头部门负责统筹协调,通过清单确保相关部门知晓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责任范围。同时,建立部门间协同合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推进跨部门合作项目计划实施,搭建社区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间的合作平台,建立项目对接机制,帮助社区与合适的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及时发现和纠正项目实施中的问题,方能确保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项目按计划、高质量完成。薛彦华建议,成立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监督小组,对项目进度、质量等进行全程监督,建立儿童友好型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在关注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将服务质量、儿童参与度、社区凝聚力、家庭支持度等软性指标纳入评估范围,并引入社区居民、儿童、专家学者等参与评估。

  “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杨金龙委员关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他建议,探索与青年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和设施建设标准,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青年宜居宜业地,尊重和发挥青年在青年公共政策制定实施中的主体地位,提升他们的政策参与能力,扩大他们对公共事务和重大决策的贡献度。

  青年人充满梦想,助力青年筑梦圆梦,是城市发展具有活力的重要因素。杨金龙说,要完善创业孵化园区功能,组建青年项目落地服务队伍,为初创青年提供全流程的政策、技术和金融支持,引导相关企业机构针对青年成长发展推出优惠激励举措,以及求职咨询、心理健康咨询等友好服务。在保障青年安居乐业方面,杨金龙建议,建立住房、医疗、教育等青年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和青年发展政策清单,切实解决青年人才的后顾之忧。

  无论是儿童友好型城市还是青年发展型城市,都需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感到温暖。明憨委员说,要在政策法规、基础建设、社会服务等层面,不断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和人文关怀。他建议,建设更多的广场、公园、人工湖等公共设施和绿化项目,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利用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共同营造一个温暖、友好的城市环境。(记者 高新国)

责任编辑:刘丽婕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