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ebeizx2024@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政协 >> 政协工作 >> 市县政协
履职尽责 实干争先 书写新时代政协工作新篇章
2025-11-22 08:11:04 来源:乡音
A- A+

  时间既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伟大的书写者。在保定市这片与人民政协事业有着深厚渊源的热土上,历史的回响与新时代的足音交相辉映。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在阜平城南庄发出著名的“五一口号”,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伟大开端。

  今年是省政协成立75周年,也是保定市政协成立76周年。76载风雨兼程,初心不改;新时代新征程,使命在肩。保定市政协成立76年来,始终牢记历史荣光,在中共保定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扣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方位新使命,履职尽责、实干争先,以高质、实效成果为保定发展添助力聚合力。

  坚持固本强基,筑牢高效组织体系

  近年来,保定市政协以组织建设为核心,通过机关运转规范化、专委会功能优化、党组织全覆盖三大举措,构建起权责明晰、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组织体系,为新时代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按照中央要求,针对市、县(市、区)政协人员短缺问题,保定市政协坚持以上率下,率先优化机构设置,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充实人员队伍,指导推动各县(市、区)政协改革。2021年,保定市、县(市、区)政协分别规范机构设置,因地制宜,实行“大县、小县分档配置”,按规定配齐配强人员,解决了职能虚化问题,实现从“有人办事”到“专业办事”的效能跃升。

  专委会作为政协履职的“主干力量”,过去存在职能边界不明确等问题。保定市政协推动市、县(市、区)两级根据机构改革方案调整专委会设置,改变以往“委、科不分”包揽所有工作的局面。同时,创新实施“全员入委”机制,将市政协委员统筹分配至9个专委会。各专委会打造“一委一品”履职品牌,如财经委“助力跑出经济加速度”、提案委“提案办理微监督”等,通过品牌活动凝聚委员力量,提升履职专业化水平。

  为确保党的领导贯穿政协工作全过程,实现党组织对政协工作全覆盖,保定市政协构建起严密的组织体系。市级层面建立包括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仅市级)、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党员委员活动小组、临时党组织的6级政协党组织架构体系,县级同步建立5级体系。全市设立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89个、党员委员活动小组303个,落实“三联三带”工作机制,通过召开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专委会功能型党支部座谈会等,促进党建与履职深度融合。

  完善协商机制,擦亮专门协商机构“金字招牌”

  保定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协商机制改革,构建协商体系、完善全流程工作规则、健全成果评价机制,推动专门协商机构建设走深走实。

  为破解协商形式单一、覆盖面窄的难题,保定市政协创新构建“1126(4)+N”协商体系:每年初召开1次政协全会对党政全面工作进行集中协商;每年召开1次政府政协联席会议对政府重大工作进行联动协商;每年召开2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对重点工作、重要节点、关键环节进行议政协商;市级政协每年开展6次主席双月专题协商会,县级政协每年开展4次主席双月专题协商会,对党政阶段性工作进行专题协商;开展N次市县联动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云”协商、基层一线“微协商”。为确保协商实效,配套建立“六维并举”运行机制:协商计划由市委牵头制定,确保组织顺畅;协商周期覆盖全年,方式灵活多样;协商内容紧扣发展重点与民生关切;坚持调研前置,掌握一手资料;广泛邀请委员、党政领导、群众代表参与;形成“计划—调研—协商—转化”全链条闭环。

  为让协商“有章可循”,保定市政协聚焦全流程规范,出台系列工作规则。2022年印发的专题协商会议事规则,明确了“议题征集—调研论证—会议组织—成果转化”各环节要求:议题需经“界别提议、专委会筛选、党组研究”三级把关;调研需结合实地走访、专家论证、群众座谈,如针对“共享智造”议题,委员深入高阳纺织、安国中药等产业集群调研形成内容翔实的报告;会议实行“点题发言、部门回应”模式,增强互动性与实效性。同时,围绕政协工作5个方面,制定“全员入委”工作实施办法等61项规章制度,将“6(5)级党组织架构”“2+4+N委员学习平台”等创新举措纳入制度规范,实现协商工作标准化。

  在成果评价与转化上,建立量化考核与激励机制。制定政协年度重点任务分解表;出台机关干部考核方案,实行“月调度、季点评、年考核”。针对委员履职,探索“专委会出作品、常委写作文、委员做作业”制度,建立60余项履职评价指标,激发了委员履职热情,推动协商成果落地见效。

  如今,“协商有平台、议事有规则、成果有转化”已成为保定市政协工作的鲜明标识,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政协智慧。

  深耕一线履职,服务大局成果丰硕

  保定电力及新能源高端装备集群上榜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实现“零”的突破,这一重大成绩的背后凝结着市政协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与力量。

  为推动全市电力及新能源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保定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相关部门深入职业学校、重点实验室、大中小企业,开展4次深度调研,召开6次协商调度会,牵头形成产业推进方案共识,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撑。这仅是保定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一个缩影。市政协牢牢把握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坚持“大格局、小切口、有支撑”的工作理念,紧扣中心任务和民生关切,创新“互联网+协商”履职工作模式,通过“1126+N”协商体系整合资源、破解难题、推动转化,让协商效能充分释放,为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交出履职答卷。

  履职必先精准选题。保定市政协坚持协商调研与党政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实行党政出题、部门荐题、社会征题、个人献题、调查捕题“五位一体”议题遴选机制,提升协商规范化水平,推动协商制度优势转化为市域治理效能。

  推动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共享是一把“金钥匙”。保定市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深化“共享智造”、持续壮大特色产业集群进行协商议政。为提高建议含金量,今年上半年,专题调研组深入9个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28家企业实地调研,并赴重庆、邢台、衡水等地考察学习。会上,政协委员与企业代表围绕构建纺织产业“共享智造”新模式、构建纺织印染行业共享生态、探索共享资本模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保定市委书记党晓龙高度重视协商成果,专门召开全市深化“共享智造”模式座谈会,对履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在“共享智造”方面,政协委员走在了前面,要求政府部门认真梳理,对照三年行动方案充实完善,适时召开全市“共享智造”大会,推动成果落地。

  为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保定市政协将推进覆盖省、市、县三级政协的委员之家、委员工作室等平台建设,作为加强委员联系群众的重要抓手,在乡镇、在社区、在界别、在行业,搭建委员联系群众的平台,实现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委员们建言接地气,服务零距离。清苑区李素环委员发挥西瓜种植专业优势培训农民技术骨干,并在全区推行西瓜嫁接育苗,解决了困扰瓜农的重茬问题。高新区电力装备行业政协委员推动建设涉电产品公共检测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生产的涉电产品“检测难、检测贵、检测慢”问题。

  历史的荣光,照亮前行的道路;时代的召唤,激发奋进的力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保定市政协必将继承发扬光荣传统,继续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独特优势,在服务大局中展现新担当,在履职为民中实现新作为,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保定市政协)

责任编辑:赵擎塬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委员会 冀ICP备06000849号-1

网站主办:政协河北省委员会办公厅

技术支持:长城新媒体集团